【2025年5月外銷訂單】年增18.5%,AI、雲端需求帶動出口成長
台灣5月外銷訂單年增18.5%,AI與雲端需求成主要成長動能。.png?ae5f5c68)
外銷訂單亮眼成長,AI與雲端需求為關鍵
根據經濟部統計處公布,台灣2025年5月外銷訂單達579.3億美元,年增18.5%、月增2.7%,遠優於市場預期。本次出口表現強勁,主要受到AI、高效能運算(HPC)與雲端技術的高度需求支撐。累計前5月外銷訂單金額達2,638億美元,年增15%。
其中,資訊通信產品與電子產品接單表現最為亮眼,分別年增29.5%與27.7%。顯示AI相關供應鏈對台灣出口產業仍具高度拉動力。
傳統產業續弱,關稅備貨效應漸退
儘管科技產品熱絡,傳統產業出口依舊疲弱。
例如:
- 基本金屬年減10.7%
- 塑橡膠製品年減14.3%
- 化學品年減17.4%
這些類別普遍受到海外產能過剩與低價競爭影響,拉貨動能明顯放緩。
此外,許多原預計下半年出貨的產品,如成衣與聖誕節備貨品,也提前出貨,代表備貨潮已接近尾聲,下半年外銷動能將面臨挑戰。
表一、我國5月外銷訂單統計,資料來源:經濟部統計處。
出口市場轉向,美國與東協接單創新高
就接單地區來看,美國訂單年增40.1%,居全球之冠,並以210.9億美元訂單金額穩坐最大出口市場;其次為東協,訂單佔比達19.5%,超越中國與香港的18.1%,躍升第二大出口市場。這反映出台灣出口市場正逐漸「去中化」,更重視美國與東協布局。
表二、各貨品類別之主要接單地區統計、資料來源:經濟部統計處。
表三、各地區之主要接單貨品別統計、資料來源:經濟部統計處。
下半年出口挑戰升溫,投資人應審慎看待
儘管5月訂單表現強勁,但未來挑戰不少:
- 關稅緩徵期即將結束(7月9日)
- 美國經濟成長預測下修
- 台幣升值導致出口商匯損壓力增加
- 高基期效應削弱年增率動能
根據動向指數預估,6月外銷訂單可能落在530–550億美元之間,低於5月,顯示動能轉趨平緩。投資人應持續關注AI需求延續性、美中貿易政策進展與地緣風險變化。
結語:2025下半年出口走勢需審慎因應
5月外銷訂單反映出台灣科技供應鏈的競爭優勢,尤其在AI與雲端需求帶動下表現突出。然而,下半年面對匯率壓力、基期效應與外部不確定性,整體景氣動能仍需觀察。投資人應持續關注關稅政策與國際經濟變化,調整投資策略與風險配置。
【免責聲明】
本文章所載內容係依據康和投顧認可之資料來源,內容已盡力求正確與完整,惟仍可能受限於資料時效性、市場變動及第三方資訊來源之限制。本公司不對內容之正確性、完整性或即時性作出任何保證。本文章之所有內容,僅作為一般投資知識與市場資訊參考使用,並非針對特定個人或投資人提供之投資建議。任何涉及個股、產業、指數、金融商品之提及,均不構成對該等投資標的之推薦、勸誘、邀約或保證。投資市場具一定風險,歷史資料與模擬數據僅供參考,過往績效不代表未來結果。投資人應審慎評估本身風險承擔能力,並視自身財務狀況與投資目標獨立判斷。若未來因市場條件改變、資料更新或政策調整,本公司不保證將另行公告或修正。如資料中有任何錯漏、延誤、疏忽或技術傳輸問題,本公司及其關係企業、董事、受僱人均不負法律責任。本文章內容未經本公司正式書面同意,不得擅自複製、引用、轉載或轉寄。
- 外銷
- 出口
- 進口
- 台幣升值
- 關稅
- AI
- 雲端